“问责”不是筐,什么都往里装 !4sp04rP
据报道,有员工早上9点在办公室喝牛奶,被开出问责意见单;有教师假期自费聚餐,被纪委通报批评;有干部在扶贫手册中写错两个标点符号,被通报批评……类似这样的现象,或是过度依赖问责来推进工作,或是以问责代替整改,或是在日常管理中滥用问责,都模糊了焦点、忽视了重心、偏移了方向。(6月3日《人民日报》) xyM7{
在各地各单位把从严全面治党向纵深的当下,对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有更加全面而又细致的要求,当然是值得期许的。不过,在干部问责当中,不管事大事小,统统都拿问责说事,这显然就把“问责”当成筐了,什么都往里装。比如:员工早上9点在办公室喝牛奶、教师假期自费聚餐、干部在扶贫手册中写错标点符号等。这些充其量就是小毛病、小问题,根本就沦落不到上纲上线兴师动众来问责。可见,我们有些地方和单位在问责工作上急于留痕迹,就毫无顾忌地失去对事情的评判力。 FOY91bH|
面对来势汹汹的问责筐,谁还敢在工作上有创新创效精神,一些干部宁可不做事,也不愿意冒着被问责的风险,敢于试错,开拓创新。你想想在工作岗位上,仅仅一个小失误、小毛病就要背上问责之名,这哪里还敢让人放开手脚去大胆尝试开拓创新工作啊? |[-[WeR>5
所以,在我看来,那些一抓到别人小辫子就上纲上线不放手的做派,其实也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遇到屁大的事,不思考、不评判,统统都往问责筐里装,这样来得省事,也无需负责。即便上面追究下来,也与自己没多大关系。所以,他们在问责上,宁可催毛求疵加大问责力度和广度,也不原因放弃任何蛛丝马迹。 ;2PP";@O/
由此来讲,我们一方面要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责及时纠偏;另一方面要多为基层干部创造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不要让芝麻绿豆大的小失误、小毛病阻碍了他们工作热情和激情。今年是“基层减负年”。我们利用这一契机,厘清问责边界,精准有效做好基层减负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上,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自能力和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献计出力。 j\<O}o
-%zp!}mlX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