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余年如一日,呵护安全、驱除灾难;十余年,他坚定自信,奋发图强、刻苦钻研,虽然“手捧奖杯身载誉”却能平静面对;他用对事业的执着悄悄书写着年轻人生的美丽,用对矿山的热爱默默编织着杨村矿的安全网。他,就是刚过而立之年的杨村矿第三救护小队队长——李天波。 oVKNO}
59B5$j;O<
1 [ G,\tI
*VF\5J
1998年,李天波从技校毕业分配到杨村矿。干了不到两年的通风专业,他就以扎实的业务技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被调到矿救护中队,成为一名专职的救护队员。 K`~~)PeH
{%l_zCkVQ
李天波面孔刚毅,眼神炯烁,显示了救护队员特有的刚烈与沉着;他生性坚强、内柔外刚,对待救护工作有着不懈的追求和特殊的感情。14年来,他凭着一股子钻劲儿,在救护战线上赢得了诸多荣誉,在代表集团公司参加第四届全省救护技术比武中获得了团体第一、个人第十一名的好成绩。当时22岁的他成为集团公司年龄最小、成绩最突出的救护队员之一,被集团公司先后授予“青年突击手”、“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 X i/yh"h
|=iGQ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日常训练中,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坚持;别人都及格了,他想拿优秀;别人都优秀了,他想拿满分。队友们开玩笑说,“大庆油田出了个铁人王进喜,咱们救护队也出了个铁人李天波”。 在他的带动下,矿救护中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队员个个精神抖擞,逐渐形成了人人比学赶超的良好训练氛围。自集团公司救护系统开展质量标准化评比以来,矿救护中队一直保持质量标准化特级标准。一个铁打的营盘,一方矿山的救护神,在杨村矿悄然屹立。 5e{r%Y5Q#
TD=[q(x&
2 J{
XFg*
4
"DNa3
或许很多同龄人还没有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人生历练的时候,这个朴实的青年已经担负起矿山救护的重任;或许很多同龄人还在为定位自己人生坐标而彷徨的时候,这个热爱事业的青年已经载誉而归。 y[Q%$~#O
.W+9@!_`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深知“矿山救护,重于泰山”的责任。他经常加班延点,研究、解读《救援事故案例》《煤矿安全教育案例》和煤矿特大事故现场纪实》等资料,并结合个人实战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他利用所学知识手把手教给其他队员医疗急救,设备操作,对每件救援装备和仪器都了如指掌。由于业务技术熟练、经验丰富,他多次参加集团公司、全省、国家和国际救援技术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为矿和集团公司赢得了荣誉。2006年9月,国际救护技术比武大赛在河南拉开帷幕,各国矿山救护行业顶尖高手云集武术之乡,在这种公平、公开、公正的国际性技术大比武中,李天波荣获呼吸器席位竞赛第四名和模拟救灾团体第三名的骄人成绩。
z
{8sQ
Qr1HFlz
在抢险救灾和安全技术服务中,他总能和队友们一道冲锋现阵。在2011年山东枣庄薛城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中,李天波和他的第三小分队被抽调参加救援工作,在有枣矿集团救护队三名救护队员不幸殉职的情况下,在那生死一线间,他们团结一致,出色地完成了救援任务。 B[9ZO
s
"
x.MKKd
3 3R0=4x%3
p(ha_CF=m
“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鲜花和掌声那是同事的勉励。”面对鲜花和荣誉,李天波内心更多的是坦然,“这点成绩算什么?年轻无极限,在领导的培养和伙计们的共同努力下,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收获……”朴实的话语,严谨的作风,让我们对这位小伙子肃然起敬。 hNk-.W
;m0-
I--
如今,这个从事矿山救护事业的青年们心中的偶像,依然在他有着深厚感情的救护岗位上辛勤耕耘着,默默奉献着。他勇敢地面对每一次挑战,因为在他面前挑也变成了机遇;他理性地面对每一次机遇,因为在他面前机遇变成了经验。在他的心中有个坚定的信念:明天,兖矿的矿山救护队员一定能够夺得国际技术比武的冠军头衔,要让国际同行认识蒸蒸日上的兖矿集团,认识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兖矿青年。 ~v$RTv'
# nWHku
正是对救护工作的热爱,李天波以他执着的信念,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从事救护工作以来,他先后处理事故13次,抢救遇险人员3人,参加矿井安全技术服务工作100多次,排放瓦斯31次,启封密闭56道,解放巷道八千米,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68次,挽回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王志伟) 4!b]$Q9JJR
|
一共有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