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7
【平台话题】新闻稿件中的“想当然”与事实有多远?
编者按:今日(17日)6时许,一位老师发邮件至平台管理员,对972期班组天地的一篇稿件中所叙的新闻事实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征得夏老师和发帖人的同意后,编者做了今日的话题:《新闻稿件中的“想当然”与事实有多远?》。欢迎大家就此事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的观点。谢谢! 近期读报学习调查及其他 [font=times new roman] [/font] 我是学生,某某某。近期《班组天地》挖出了班组员工读书的两个关键问题:没空读书和没书可读。切中了要害。我尝试着在本单位只就读报一件事作了个调查,同时仔细拜读了[font=times new roman]****[/font]一文,兼并有一些感受,想向老师您一吐为快。 [/color][color=#181818] 一、有多少班组能发到《工人日报》? [/color][color=#181818] 我矿今年一共订了10份《人民日报》、2份《经济日报》、2份《光明日报》、4份《工人日报》。还有其他党建、安全、经营、科技、群团等类的报刊杂志。最多的是本系统内部的行业报纸,分别是70份和60份。这是行业报纸,数量上基本达到了报纸进班组。其中《工人日报》分别给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工会干事和我各一份。别说班组员工,就是基层队都没有。 [/color][color=#181818] 二、班组最快多长时间能看到最新的报纸? [/color][color=#181818] 每天我们手中的报纸是这样来的:矿有一名兼职收发人员每天坐车去一站地以外的邮政代办所去取各种报纸。而邮政代办所每天上午9点半等到邮车把早晨印好的报纸送来。在报纸印刷、送递、双休日等种种因素,很多报纸都要滞后一至两天,即使是大批量的当地报,当天的报纸也送不来。所以,周六出版的《工人日报》,周二能到邮局就已经很不错了! [/color][color=#181818] 收发员业务娴熟,责任心很强,但她也只能在取回报纸的当天中午下班前把已经晚了的报纸分发完。而大部分基层小队点的位置都在以矿机关为中心的半径4公里内成放射状分布,他们取报纸一般是利用每天坐车去矿机关开会、办事等机会顺便去的,能保证当天取回报纸的效率就已经很高了! [/color][color=#181818]工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要骑车上井检查,要填写日报表,要参加各种培训、考试,要参加矿里的一些活动,体力、精力上消耗都很大,工余时间非常有限。一般上井回来,几个投缘的凑到一起唠唠家常话,说说工作的事儿,班车也就快来了。即使偶有闲空,到队部来翻翻报纸,那上面大多也是一周前的日期了。这情况在基层太正常了![/color] [color=#181818] 当然了,电子版的报纸最快,但需要条件。电脑,并且能上互联网。目前,我们企业班组里还没有达到这个条件。暂时也没有关于工人晚上回家必须上网读报,并且必须读某种报纸的相关规定。 [/color][color=#181818] 三、一个天才班组 [font=arial][color=#181818][/color][/font] [font=arial][color=#181818][/color][/font] 某文中介绍,1月9日周六出版的报纸发出读书倡议,10日晚20时,某班长就“及时看到,并且班组成员都大为感动。12日就在不耽误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迅速落实,三天之内(包括两天双休日), “为了积极响应倡议特意新买200多本书、新捐500多本书。[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实在难能可贵,我们的班组员工打死也做不到!这个班组确实厉害![/color] [color=#181818] 我特别钦佩他们具有高强的执行力,因为他们只有在周五晚上电子版一出来,就集中全班人员加班加点连夜学习报纸,然后立即行动,才有点可能完成这么大的买书、捐书行动,比传达、落实中央文件的速度还要迅速![/color] [color=#181818]但奇怪的是:这两天,这个班组还在工作生产、买书、捐书的百忙之中做了个民意调查,结果是[font=arial]“42[/font]人中有36人除了培训,业余时间很少读书,关键是没有时间,咱矿深部开采后,战线长了,职工上班路途远,升井就累得精疲力尽,哪还有空读书?[font=宋体, ms song]”[/font]我纳闷,他们如何分身有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迅速解决了这个现实的工学矛盾? [/color][color=#181818] 四、一点感想 [/color][color=#181818] 写了很多年新闻,一直也没写够.生产实际中,总有些鲜活的东西让我感动。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实效性,尤其是她[font=宋体, ms song]“[/font]真实[font=宋体, ms song]”[/font]的灵魂,更吸引我在这个行当里从永不厌倦。特别是,去年以来,[font=宋体, ms song]“[/font]班组天地[font=宋体, ms song]”[/font]引领我更加关注那些淳朴的班组员工们。即使同一个单位,同一个人,每次接触也有很多新感受。面对他们,我尽量用心观察、倾听、记录,可能笔力有限,可能侧重点不同,但全力保证一个真实。有一些数据、情况拿不准,就反复核实,实在不行,宁可再跑一趟二次采访......这使我面对自己千辛万苦写出来的文章时除了欣喜,还有一份心里的塌实。特别是,夏老师您一直反复强调的写稿一定要真实、客观的教诲更坚定了我坚持写真事,说真话的决心。[/color] [color=#181818] 这些年来,我每每兴奋地把见报稿复印给其中提到的班组员工,有的是图片,有的是文字,他们看到自己一个普通工人都上了报纸,写的还都是实打实的那点事儿,有的老工人乐的脸上开了花、有的女工争着抢着收集自己上镜的报纸、有的班长因为自己的事儿上了报干劲倍增......一次,下去采访碰上女工莲莲,亲热的了不得,老远打招呼:[font=宋体, ms song]“[/font]姐,我一个作饭的,你还写我?[font=宋体, ms song]”[/font]尽管宣传只是兼职,发稿从来没有一分钱奖金,但每次面对这些朴实的感动和认可,都觉得足以,足以。 [/color][color=#181818] 也有人说搞宣传就是"编".权且说是"编",也是"编写",而不是"编瞎话".我理解的"编写"关键是如何选材、驾御文字并贴近主题."编瞎话"却是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主观猜想.完全两码事!更何况,就是退一万步讲,[font=宋体, ms song]“[/font]编瞎话[font=宋体, ms song]”[/font]也要编的具有合理性、靠上谱。 [/color][color=#181818] 我笨,不一定写出好新闻,但保证只写真的。并且深信,真正的好新闻是"采"出来的,鲜活生动的生产实际中永远会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无须编造,已然很精彩了![/color] [color=#181818][/color] [color=#181818] 如果,有一天,搞宣传、写新闻的人都成了想象力丰富的文学家,只会露怯,贻笑大方.如果这还不觉得悲哀和惭愧的话,那干脆集体改行写小说吧[font=宋体, ms song]——[/font]专写超越时空的科幻片![/color] [color=#181818] 夏老师,我和作者压根不认识,也无意伤及其他。只是看不惯这种做法,总觉得这不只是一篇文章的事,而是文风问题。虽然只是极个别现象,但平台里不能让此种作风发展,那将是对班组天地的坑害!虽然我来的时间不长,但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您为每一名会员的成长进步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我们在这里汲取了太多的营养!这远不是一句“感谢”所能表达的。自己真心希望班组天地越来越好。一夜未眠,思前想后还是斗胆写了上面的心里话[font=times new roman],[/font]更是大实话。心里着急,措辞可能就有些没深没浅,相信您能理解我的心意,有不对的地方请您原谅。也恳请千万不要再就此事追究。 更期盼今后能有机会在北京或者我单位,当面聆听您的教诲!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