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1
小馋猫到美食家的智能升级
小馋猫到“美食家”的智能升级 “爷爷,爷爷,我要吃香蕉!”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撒娇道。 “这个季节哪有香蕉啊,镇上卖水果的地方我都跑遍了……” “那你怎么不去香蕉厂(橡胶厂)买呀,那一定有!”全家笑声满堂。这是二十多年前我与爷爷的对话,也是我被家人笑了多年的笑柄。 1982年,我生于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工人家庭里。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经济体制也刚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供销社还没有被商场、超市取代。水果、副食品的种类比较单调,香蕉、菠萝这样的水果都是稀罕物,不仅价钱贵,还不是想吃就能买到。 我们家日子算不上富裕,但也不至于缺吃少穿。由于父辈没有女娃,我这个丫头在家里是格外的吃香。一直被全家人娇宠着,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给我吃,他们都叫我“小馋猫”。那时候,我最喜欢吃香蕉,还有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香蕉冰激凌”,妈妈说,我很贪吃,为了能多吃一串“香蕉冰激凌”,宁可趴在热炕头上,捂着棉被吃。因为嘴馋,我可没少出笑话,每当想起童年这些趣事,总能让我开怀一笑。 1998年,我十六岁,离开了家人温暖的庇护,到省城读书。大城市的一切,让我充满好奇。琳琅满目的漂亮衣服、叫不上名字的水果、不曾尝过的美食遍布在城市的各个商场超市。馋嘴的毛病还是没有改,但香蕉早已不是我的唯一选择。放假的时候我喜欢到美食街逛逛,尝尝天南地北的风味小吃。每月的生活费的80%全部用于解决“吃”的问题。 |